一、台北縣立溪崑國中 導 師 2年(81~82學年度)
二、台北縣立溪崑國中 特教組長 1年(84~85學年度)
三、桃園縣立慈文國中 輔導教師 9年(85 ~92;94學年度)
四、桃園縣立慈文國中 輔導組長 2年(93;95學年度)
五、桃園縣立壽山國中 輔導主任 2年(96~97學年度)
六、桃園縣立壽山高中 輔導主任 2年(98~99學年度)
七、桃園縣立壽山高中 總務主任 1年(100學年度)
八、桃園市立幸福國中 校 長 4年 (101~104學年度)
叁、專業增能
一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/特殊教育學分/三十學分班(85年)
二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/國中教師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—輔導主修專長學分班/十學分班(92年)
三、桃園縣政府教育局/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三版測驗通過(93年)
四、桃園縣政府教育局/國民中學主任儲訓班第七期結訓(95年)
五、桃園縣政府/採購專業人員基礎訓練證照(97年)
六、桃園縣政府教育局/特殊教育心理評量人員鑑定工具研習(98年)
七、新竹教育大學/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測驗通過(98年)
八、新竹教育大學/魏氏成人智力量表第三版測驗通過(98年)
九、桃園縣政府教育局/國民中學校長儲訓班第十三期結訓(99年)
十、桃園市政府教育局/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員進階證書(104年)
肆、辦學理念與目標
面對21世紀全球教育改革的浪潮,學校領導者必須能夠與時俱進,因應環境的改變而服務領導,為學子們提供最優質的學習環境與機會,幫助孩子獲取成功的經驗。學校的思維與作為,應回歸「成就每一個孩子」為思考主軸,以學生為中心,才能穩健前行。茲將個人的學校經營理念、學校經營主軸、學校經營目標及學校經營策略分述如下:
一、學校經營理念:『親師一家--成就孩子』
教育情境之佈置與教學課程之實施,在於親師一家共同實踐全人教育,使學生能夠學求知(learning to know)、學做事(learning to do)、學相處(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)和學做人(learning to be),進而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,讓孩子能於自由的天賦中充分實踐「做擅長的事」與「做喜歡的事」。
二、學校經營主軸:
(一)行政服務:行政團隊以營造優質學習環境、有效支援教學為目標,運用知識管理的概念,建立數位分享的學習機制,以提升行政服務的品質與績效。
(二)專業教師:成立教師專業發展社群,推展適性教學、資訊教學、體驗教學,增進教師教材編選、班級經營、教學研究、多元評量、學生諮商等能力,使其成為高效能的教師。
(三)學生主體:建構教學輔三合一體制,協助學生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。建立多元智慧發展平台,讓每位學生獲得各種成功經驗,以協助學生自我實現。
(四)永續校園:規劃多樣性校園生態空間,成為社區永續發展示範中心。推展環境教育融入各科教學、落實生活環保,照顧弱勢,建立感恩惜福的價值觀。
三、學校經營目標:
(一)行政服務
1.形成關懷賞識的團隊:行政團隊的核心價值,在於以走動、權變、柔性的人性化領導,傾聽同仁的建言,以3e(效率efficient、效能effective、卓越excellent)的執行力,提升行政服務的品質。
2.建置知識管理的校園:建置完備的校園網路系統,提升行政人員資訊能力,增進教師資訊教學能力,強化學生資訊運用能力,普遍提升師生資訊素養。
(二)專業教師
1.提供健康永續的環境:進行校園空間整體規劃,成立跨領域永續校園推動小組,落實生活環保。依據健康促進學校宗旨,推展運動休閒體育,培養終身運動的良好習慣。
2.促進社會資源的整合:整合學校與社區資源,善用教師會、家長會、校友會、退休教師聯誼會、學生自治會的力量。與大學、高中、國中進行水平與垂直的策略聯盟,與國外學校結成姐妹學校,進行國際交流。
(三)學生主體
1.建置全人教育的學園: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,加強品格教育的施行,鼓勵學生自尊自重,服務學習。
2.營造友善溫馨的校園:訂定弱勢學生扶助計畫,建立以終極關懷與實踐、倫理思考與反省、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為三大主軸的生命教育體系。
(四)永續校園
1.提供健康永續的環境:進行校園空間整體規劃,成立跨領域永續校園推動小組,落實生活環保。依據健康促進學校宗旨,推展運動休閒體育,培養終身運動的良好習慣。
2.促進社會資源的整合:整合學校與社區資源,善用教師會、家長會、校友會、退休教師聯誼會、學生自治會的力量。與大學、高中、國中進行水平與垂直的策略聯盟,與國外學校結成姐妹學校,進行國際交流。
四、學校經營策略
(一)推動行政服務的策略:
1.從愛出發:力行「服務領導」,勤於走動管理
2.信任合作:建立共好團隊,相互支持合作
3.安全環境:建置校園安全系統,成立危機處理小組
4.知識管理:行政作業標準流程,提昇資訊素養
(二)形塑專業教師的策略:
1.學習社群:鼓勵教師互相觀摩,營造學習型組織文化
2.專業評鑑:持續推動教專評鑑,鼓勵教師行動研究
3.教學精進:推動新進教師輔導機制,進行典範學習
4.數位設備:建置雲端教學系統,整合網路分享平台
(三)建立學生主體的策略
1.多元智能:規劃多元活動與課程,提供成功機會
2.適性輔導:重視個別差異,提供適性發展的機會
3.弱勢扶助:實施補救教學,強化學習意願
4.樂效學習:累積成功經驗,建立學生自信心
(四)實現永續校園的策略
1.綠能環保:推動校園綠建築,倡導「一周一蔬食」
2.健康促進:倡導體適能護照,改善校園無障礙
3.公共關係:暢通多元溝通管道,鼓勵親師參與活動
4.績效行銷:建構學校行銷網路,優質招生行動策略